有人说“曹大夫,我想和你进山认药”,其实首先你能把身边的药认齐吗?如果能,再说进山的事情吧。
苦菜花开↓↓↓
枸杞树下瞧瞧,发现了混在一群艾草中间的刺头儿(俗称“刺儿菜”)——小蓟↓↓↓
继续溜达,忽然发现了一棵不太熟悉的草,但总觉得非常眼熟,想了一会儿,应该是中药“萹蓄”啊,这又是一个惊喜发现,前几年在我们小区从来未见过,萹蓄↓↓↓
萹蓄和小蓟↓↓↓
随处可见的车前草、车前子,混杂在车前草中间还有很多独行菜也结了成串的种子,这种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北葶苈子”,我家小狗狗最近下楼最喜欢吃这个“葶苈子”,我都怀疑它在自己给自己治病,也就由它去吃吧,哈哈↓↓↓
荠菜结子↓↓↓
发现萹蓄,很是开心,溜达着又来到了C栋楼下,某大爷种的一片“石竹”花,煞是可爱呢↓↓↓
近旁还有一大片酸浆,也已经开花了↓↓↓
继续溜达着,又看到X栋楼前灿烂的花朵,走近一看,原来是“萱草”花开,还有两种,一种是高大的萱草↓↓↓
另一种是矮一些的黄色萱草↓↓↓
萱草花开,鸢尾已经打子结种↓↓↓
本来想着,今天到此为止吧,准备回家看书喝茶了,但忽然一瞥,在萱草和鸢尾丛中发现了一个不太寻常的小贼↓↓↓
到近前去看,这不是“佛焰苞”么,又仔细找,发现了很多个它——半夏↓↓↓
又再仔细查看周边,发现了大概有株的半夏,已经开出“佛焰苞”的大概有六七株,于是回家取相机,手机拍摄已经不能满足我的要求了↓↓↓
拍摄一组:
佛焰苞上的水珠哪里来的?哈哈,我还带了个小喷壶,自制露珠效果。半夏的“佛焰苞”,我总觉得名称有待商榷,我怎么看都像蝮蛇吐信,带着点吓唬人的感觉,好像在说“别靠近我,我有毒”的意味。
拍完照片,还拍了两段视频,心满意足,但仔细看看花坛边也出现了很多半夏苗,生半夏有毒,这要是被某个不懂事的孩子拔出来塞进嘴里可咋办?而且这么大片的半夏,万一被有些人利用怎么办?(回家和媳妇儿通电话,她说“哪有那么傻的孩子?如果拔出颗野草根就往嘴里塞,那得多傻啊?”想想也是,呵呵,但还是不放心。)总觉不太对劲,它们不应该出现在小区的绿化带里啊,我得管这个事儿,正巧旁边打扫卫生的大姐手边有一把铁锹,我借过来挖了两颗半夏出来↓↓↓带上它们,直奔居委会和物业↓↓↓找了两个部门的人,我解释说“我是中医大夫,碰巧看到小区里的大片半夏,生半夏有毒,这里量很大,担心小孩子会有中毒风险……”说了很多,聊了很多,人家的眼神儿里总带着点“不耐烦”。唉,我怎么觉得自己越来越像楼下的“热心大爷”们了,哈哈,不管了,光荣传统,我要继承,并且发扬下去……实在没辙,最后物业经理还是跟着我去了现场↓↓↓
我教他们认清了半夏(三叶一茎如小伞一般,旁边可能有一独立的一只“佛焰苞”花朵,大部分没有),并嘱咐他们一定要把根挖出来,只去除茎秆没用的,真正有问题的是入药的根球。此事告一段落,估计这片半夏很快会被清除了吧。但我的内心却有些不舍,唉,失去了一个连续观察半夏的良机啊,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了小区孩子们,忍痛也得清除为好。
半夏,我最喜欢的一味中药之一,实际上现在的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要么经过矾的处理,要么经过石灰水的处理,这是为了首先去除生半夏表面有刺激毒性的黏液,然后再用生姜、甘草等制过以消减毒性。古人也有很多提倡使用“生半夏”,但也绝对不是直接挖出来就用,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河水(长流水)不停的冲洗半夏,直到半夏黏液消失为止,这是“生半夏”。我们现在说的清半夏并不是“生半夏”,实际上,我一直觉得如今的几种半夏疗效都不太好,仅仅做到了减毒,却没有增效,反而是减毒又减效,属于炮制过度的产物,所以如今的半夏早已失去它原有的超强能力,殊为可叹唏嘘啊!拜拜了,这一片半夏花开的半夏们!
曹大夫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ianxua.com/pxgj/1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