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花
来源产地为鸢尾科植物蝴蝶花的全草。
春、夏季采收,切段晒干
生于山坡较荫蔽而湿润的草地、疏林下或林缘草地。云贵高原一带常生于海拔-m处。
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别名凫翳、铁扁担、燕子花、蓝花铰剪、紫燕、豆豉草、开喉箭、过山虎、搜山虎、六角草、知母、告剪草、剑刀草、兰花草、扁竹、金扁担、豆豉叶、扁竹叶。
蝴蝶花,多年生草本,高40-60cm。根茎横生,竹鞭状。
叶基生,套褶成2列;叶片剑形,长25-60cm,宽1.5-3.2cm,先端渐尖,全缘。花芭高出于叶,花多排成疏散的总状聚伞花序,分枝5-12个;苞片2-3枚,内含2-4朵花;
花淡紫色或蓝紫色,直径约5cm,外轮花被裂片3,倒卵形或椭圆形,长2.5-3cm,宽1.4-2cm,先端微凹,基部楔形,边缘波状,有细齿裂,中脉上有隆起的黄色鸡冠状附属物,内轮花被裂片先端微凹,边缘有细裂齿;雄蕊3,花丝浅蓝色,花药白色;
子房纺锤形,花柱3,分枝扁平,先端2裂。蒴果椭圆形,长2.5-3cm,直径1.2-1.5cm。
种子黑褐色,为不规则的多面体。花期3-4月,果期5-6月。
性味功效《中药大辞典》
苦,寒。
解毒,消肿止痛。治肝炎,肝肿大,肝痛,喉痛,胃病。
《中药学》
苦,寒。
泻下通便,解毒。
1.用于便秘。
本品有泻下通便作用,治疗大便秘结,可单味应用。
2.用于肝炎胁痛。
本品有解毒作用,目前临床上常配合田基黄、垂盆草、平地木等药治疗肝炎胁痛,或肝脏肿大等症。
《中华本草》
苦;寒;小毒
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肝炎;肝肿大;肝区痛;胃痛;咽喉肿痛;便血
内服:煎汤,6-15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