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推送百花山上的植物,请查收!
文章最后有动态云雾小视频,欢迎下划到最下方查看。
64.波叶大黄Rheumrhabarbarum蓼科大黄属不同开花时期的它
细部图
又名华北大黄,叶子可以和上篇的狭苞橐吾相媲美了,给我女儿当雨伞用都是绰绰有余的。在花花开放的过程中,颜色变化也是非常有趣的,由粉粉嫩嫩的小拳头慢慢伸展成为了长长的白色花序。
65.叉分蓼Polygonumdivaricatum蓼科萹蓄属上图中的茎为红色的就是主人公——叉分蓼了。在草甸上分布很多,去草甸的路上,林下空间中倒没有看到它的身影,应该是比较喜阳的植物。
66.拳参Polygonumbistorta蓼科萹蓄属又名拳蓼,和上面一样都是蓼科的植物。蓼科的植物有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茎的节部常常膨大,托叶膜质,会包在茎上或贯茎。最常见的蓼科植物大家想必都见过,就是红蓼,它非常野,生命力顽强,小时候房前屋后长了很多,播种一次年年都会长,我们小时候把它称为“火鞭花”,因为长长的花序下垂,很像一小串鞭炮。
67.华北八宝Hylotelephiumtatarinowii景天科八宝属对多肉植物爱不释手的我看到石头缝里生长的肉肉,简直不能更喜欢了。这种岩石生境太让我着迷了,希望以后自己可以造一个小小的迷你的岩石园盆景。68.费菜Phedimusaizoon景天科费菜属费菜在野外的生长状态是不是和我们在园林中见到的还挺不一样的,园林中是我们人工选育出来的,株型什么的比较一致,但在自然界它们就高低参差不齐了。69.狭叶红景天Rhodiolakirilowii景天科红景天属叶子非常地狭长,花序是景天科典型的聚伞花序,也是一个肉质的植物,耐旱性非常强。70.钝叶瓦松Orostachysmalacophylla景天科瓦松属又是长在石头缝里的植物,基生叶莲座状,这么可爱的形态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多肉的魅力就在于此吧。71.水金凤Impatiensnoli-tangere凤仙花科凤仙花属听名字大家可能也会猜出来,它是一个非常喜欢湿润环境的植物,它生长的地方也印证了这个观点——长在林下潮湿的沟谷旁,湿度很大。大家对凤仙花科可能并不陌生,因为它的科长就是我们大家小时候包红指甲用的植物——凤仙花,也有人直接喊它“指甲花”、“桃红”等,说到这里是不是觉得非常熟悉了。水金凤和凤仙花一样,茎干有点透明,关节处膨大,花有一萼片形成囊状而且有距,果实可以弹射,和凤仙花最大的区别在于水金凤是开黄色花,也对应了它名字里的“金”。72.假水生龙胆Gentianapseudoaquatica龙胆科龙胆属非常迷你的小花,用微距拍出来就很绝绝子,颜色是一贯的高原色,蓝紫色,非常鲜艳。如果你不仔细看,很可能会错过它们,因为它实在是太矮了,花又很小,所以一定要留心才能看到。73.秦艽Gentianamacrophylla龙胆科龙胆属这次上山只看到了秦艽的叶子,还是菜豆师弟拍到的,秦艽的花倒是在去年和沈倩师姐爬东灵山时看到过。
74.毛蕊老鹳草Geraniumplatyanthum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花柱下方的白色毛毛
柱头5裂
毛蕊老鹳草中的“毛蕊”是形容它的花柱上有细长的柔毛,大家从图上也可以看出,非常有特点。除此以外它到了秋天叶子会变色,也非常神奇。75.粗根老鹳草Geraniumdahuricum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掌状五裂的叶子
这种老鹳草属的植物叶子老是会变色,是草本植物中比较少见的有秋色叶的植物种类,上面的毛蕊老鹳草也会变色,但没有这种看起来好看。对于这个植物的鉴定,老师课上说是“草原老鹳草”,回来后查询不到该植物,在书上比对,觉得和粗根老鹳草的特征最接近,就暂定为了粗根老鹳草。
76.北柴胡Bupleurumchinense伞形科柴胡属它是不是柴胡口服溶液中的主成分我不知道,但它的确是一种中药。叶子看起来很像竹叶,非常光滑的表面,叶子互生,形态还是比较优雅的,喜欢。77.白芷Angelicadahurica伞形科当归属这个羽状复叶的植物就是白芷了,如果你喝过中药或者对药用植物有了解,那你一定听到过它的大名。78.草本威灵仙Veronicastrumsibiricum车前科草灵仙属又名轮叶婆婆纳,但和婆婆纳并没有关系,还是草本威灵仙更好听一些,叶子轮生,一棵就长这么一大簇,是一个典型的宿根花卉,株型非常美观。79.西伯利亚远志Polygalasibirica远志科远志属这个紫色的丝状小花就是西伯利亚远志了,第一次听说这个“远志”这个名字,是在博主颖儿的博物手绘那儿,她说自己在新年开端画了远志,代表远大的志向,这个名字我一下就记住了,这寓意太好了!80.钝萼附地菜Trigonotispeduncularisvar.amblyosepala紫草科附地菜属萼片比较圆钝左边的叶子是另一种植物,看花就好
紫草科的植物花冠合瓣,5裂,一般来说比较小。钝萼附地菜是附地菜的变种,附地菜的萼片先端渐尖或尖,钝萼附地菜的萼片则先端圆钝。81.小藜Chenopodiumficifolium苋科藜属这种植物又名灰菜、灰灰菜,我对这种植物一点都不陌生,老家的荒地里长了很多很多这种野草,嫩的时候我们还会摘来吃。小时候这种植物见多了。
82.问荆Equisetumarvense木贼科木贼属这种植物我小时候也见过类似的,应该都是木贼科的植物,我们称它为节节草,因为它的茎用力一拽就可以在关节处分开,然后我们会把它两节茎分开后夹在眼睫毛或者头发上。查书时发现犬问荆Equisetumpalustre和问荆的区别在于地上茎,前者地上茎为一型,后者为二型,当时没有拍到相关的照片,所以就暂定为问荆吧。
83.柳兰Chamerionangustifolium柳叶菜科柳兰属由于这个季节还没有开花,看叶形暂定为柳兰,但这个叶子的背面有白粉,而柳兰的描述中没有说这个特征,尚存疑。84.打碗花Calystegiahederacea旋花科打碗花属低海拔非常常见的野花,这是在百花山的入口处发现的一株,喇叭形的花是非常典型的旋花科的特征,以后不要看到喇叭形的就叫牵牛啦,可以专业点说是旋花科的植物,至于是哪种植物的话,还要具体看叶子等其他的特征。比如我们常吃的番薯(就是白薯、地瓜)开花也像喇叭花,它也是旋花科的植物哦。85.乳浆大戟Euphorbiaesula大戟科大戟属看到这个想必很多生活在华北地区农村的孩子也不陌生,长得非常像我们平时说的“冒冒眼”,大人从小就和我们说不能碰这种草,它有白色的乳汁,如果碰完乳汁后再揉眼睛,眼睛第二天就会红肿,这可能也是它被称作“冒冒眼”的原因。我们见的那个冒冒眼和这个就是同科同属的亲兄弟,都是大戟科大戟属的植物,有毒,一定要注意。86.茜草Rubiacordifolia茜草科茜草属作为茜草科的科长,它是分布范围非常广的一种野草,你可能在很多地方都会见到它的身影,无论高海拔还是低海拔,无论平原还是高山。反正我在老家也经常看到这家伙,它可是非常不好惹的,茎上有刺,和葎草(我们俗称拉拉蘘)一样会刺痛皮肤。87.蓬子菜Galiumverum茜草科拉拉藤属茜草科的植物明显的特征就是叶子多轮生、茎四棱,如果你看到某个植物是这样的特征,那你差不多可以判定它就是茜草科的植物了。图中的植物快要开花了,不知道下次爬山时它是否已经凋谢了。
88.大花杓兰Cypripediummacranthos兰科杓兰属杓兰类的植物也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拖鞋兰,它的形态像一个拖鞋。大花杓兰也有俗名叫做大口袋花,可以说是非常形象了。它的叶形和上篇的藜芦是挺像的,就是质感非常不一样,杓兰的叶子更草质。作为北京一级保护植物,它的珍稀程度我就不多说了。总之大家一定且见且珍稀,好好保护这山间的小精灵。89.掌裂兰Dactylorhizahatagirea兰科掌裂兰属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兰科花卉都好看,但不能不说每个兰科的植物都很令人惊喜,由于行色匆匆,害怕挡了后面人的路,所以只是匆匆拍了整体形象照,没有拍细节图,看不到兰科花卉精妙的结构。90.凹舌掌裂兰Dactylorhizaviridis兰科掌裂兰属刚刚露出小花序的掌裂兰,粉粉嫩嫩。希望以后可以一睹它开花时的芳容。今天的植物推送就到这里了,下面插播一个小视频,放送一下百花山的美景,请大家查收!下次再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