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目:
《气功医学基础》共分两大部分十二章。第一部分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第二部分是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其中:
一、中医学基础理论内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辨证、经络学说五章。
二、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内容: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七章。
运动系统(一)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肌肉三部分组成,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对人体起着运动、保护和支持的作用。某些骨和肌肉在体表容易摸到,因此,临床诊疗时常作为内脏、血管和神经的定位以及针灸取穴的表面标志。学习运动系统的形态和功能是学习医学课程的必要基础,同样也是学习气功的基础。
一、骨的形态构造
成人共有块骨,以一定的方式连接,构成人体的支架,称为骨骼。骨分为长骨、短骨和扁骨三类。
长骨主要分布在四肢,其中间体部叫骨干;两端较膨大部分较骺;短骨分布在受压负重部位;扁骨是版块状,围成腔,容纳保护脏器。
每块骨都有骨质、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构成。骨膜包在骨的外面(不覆盖关节面)。骨质有两种:表层为坚硬的骨密质,里层为呈蜂窝状的骨松质,有骨小梁交错构成。长骨骨干的骨密质很厚,中间形成骨髓腔,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孔隙里充满了骨髓;长骨的骺部、短骨和扁骨的骨松质里的红骨髓是人体的造血器官,成人骨除去脂肪有1/3是有机物,2/3是无机物(主要是钙和磷酸盐类)。有机物使骨柔韧而有弹性,无机物使骨坚硬而脆,老年人的骨汗有机物较少。故易脆、易骨折。
骨的生长和修复是靠骨膜和骺软骨完成的。骨膜不断形成新骨质使骨增粗,骺软骨的细胞分裂增生骨化形成新骨使骨增长。
往期回顾
经络在气功中的运用(三)
经络在气功中的运用(二)
经络在气功中的运用(一)
经络学说---常用穴位(六)
一位老弟子讲“麒麟文化”
经络学说---常用穴位(五)
经络学说---常用穴位(四)
佛教梵呗---地藏王
经络学说---常用穴位(三)
图文编辑:勤灯
图片来源:摄图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