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萹蓄 > 萹蓄主治 > 正文 > 正文

年度感动寿光十大人物,营里镇两人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23 13:44:45

  身边好人引领社会正气,榜样力量助推高质量发展。目前,一年一度的“感动寿光”年度人物评选名单已正式揭晓,共有10位个人(群体)获奖,其中,营里镇两人上榜,分别是吴会宴与张俊林,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故事,去感悟带给我们前行力量的感动。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东中疃村卫生室医生张俊林的故事。

张俊林

  五十年来,张俊林把人生中最绚丽的部分献给了钟爱的乡村医疗事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长年累月的付出诠释了什么是敬业爱岗,什么是无私奉献。张俊林说:“既然身穿白大褂,就要对生命负责。我是一个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

  张俊林,营里镇东中疃社区卫生室医生。从医五十年来,他始终待村民如亲人,始终以维护群众的健康为己任,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解决病人的困难。

  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不怕苦累、随叫随到,他精心治疗、耐心护理,尽最大努力让患者满意、让患者家属放心。他默默扎根在基层卫生室,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村民的认可,病人的信赖。

  年,18岁的张俊林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年轻的他牢记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在自己的家乡营里镇东中疃村,开始了从医生涯,这一干就是五十年。

“有张医生在,我们心里踏实”

  东中疃社区卫生室服务人群覆盖东中疃、西中疃、晋家疃三个村子的村民,人口达人。在这里提起张俊林,人人竖起大拇指,都说他是一个好人,是一位称职的医生。“我们村有张俊林这样的医生,真是我们的福气。”村民们纷纷说。

  “在我很小时,生病了就找张大夫治疗,现在我人到中年生病了还找他给我看病,张大夫就是这样坚持着默默地奉献啊!”采访中,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社区里有名孕产妇和名0至6岁儿童,有位65岁以上老人,名高血压患者……”张俊林对村里需要随访的乡亲如数家珍,这些数字不仅代表着张俊林的敬业精神,更彰显了他   在张俊林的眼里,所有的病人都是他的“亲人”。为了方便四乡八邻的乡亲看病,五十年来,张俊林没有节假日,即使大年初一也很少休息。记不清多少寒冬,也数不清几个酷暑,张俊林风里雨里“闻病而动”,村民一个电话或者一声呼喊,他都会随叫随到。

  “有张医生在,我们心里踏实。”这是村民们对他的评价,也是他自以为傲的至高褒奖。

风雨行医情系乡邻

  

  张俊林当了一辈子的乡村医生,他的足迹踏遍了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张俊林的妻子苦笑着说:“已经数不清多少次被夜里病人的敲门声叫醒,有时候吃着饭接到电话,他放下筷子就走,有时候连着工作好多天,也不担心自己的身体。”

  如今从医条件好了,村里路好走了,车也是随叫随到,乡亲们的就医可以得到极大的保障。可是以前路不好,坑坑洼洼的,下雪下雨天,路更是不好走,医生更难找,乡村医生就成了守护群众健康的最近也是最快的一道防线。

  年腊月的一个夜晚,寒风刺骨,村民张继友突发脑溢血。张俊林收到消息后二话不说就跑去救助。行医多年的张俊林清楚病情的凶险。“当时真是一刻也等不得,心里着急,咱这边只能做初步处理,想医院去治疗。”张俊林对病人进行了及时急救处理后,用自己的地排车和病人家属一起拉着病人走了50公里路,将病人以最快医院。张俊林的腿像灌了铅,棉袄像浸了水,但是他的内心充满喜悦,因为他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使病人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

  年立秋后的一天,下着大雨,村民曹怀娥突发阑尾炎,急需手术治疗。由于当时村内无硬化道路,泥泞难走,张俊林急忙叫村里三人用担架抬着病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将病人抬到6公里外的公路上,坐上了去寿光的车。张俊林还是放心不下,索性陪着病医院。到院后,张俊林又帮着支付了押金。在病人做手术的时候,张俊林一直在手术室外等着,直到病人手术成功后才安心离开。

  这样的乐于助人之举,张俊林不知道做了多少次。病人家属送礼感谢他,他总是一次次婉言谢绝:“这都是应该干的,没什么好感谢的。”

  “村民有个感冒小病都要去找他,老年人不方便他就去家里给人家打针,从不埋怨什么,做过很多好事,说一晚上都说不完。”村民张磊说。

五十年如一日用心守护村民健康

  “老哥,给我量量血压”“叔,我头疼,你看看怎么回事”……不知不觉间,大家口中随叫随到的张大夫,已经快70岁了,按常理说,这样的年纪正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而他却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张俊林自己的话说就是:“行医救人,职责所在。”

  “可以用竹叶和萹蓄菜煮水给孩子擦洗。”采访当天,一位妈妈带着三岁的女儿来就诊,孩子因为泌尿系统发炎想让张俊林开点药,考虑到孩子还小,张俊林根据经验为她开了一个偏方。

  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乡村医生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张俊林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为了提高自己的医术,张俊林利用一切的机会来学习,通过买书和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技术。“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满足群众的需求。”张俊林说。

  张俊林平均每天的接诊量有十多例,平均每年的接诊次数在例左右。从医五十年,张俊林已经为父老乡亲服务20万余次。他说,我的工作能取得些许成绩,靠的是群众的支持,多为村民办点实事是应该的。

来源:寿光日报营里镇人民政府

MORE延伸阅读

??营里传媒征稿启事

??追述北单村寿光乡贤名士单云龙

??营里女儿崔月霞,不负众望载誉而归!

??营里镇最新房屋出租出售、招聘等便民信息

有奖征集营里镇各村正能量新闻线索

一经采用即赠长寿园价值50元生日蛋糕一个

点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ianxua.com/pxzz/703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萹蓄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