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
(国家三级保护菌)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云:“牛衡山及济阴、宛朐。”《图经本草》曰:“今蜀州、眉肩州亦有。”《本草品汇精要》称:“道地龙州者良。”《药物产辨》载:“以户产陕西兴安县汉中府为佳。”
豕零《庄子》,豭猪屎《本经》,豕橐《庄子》司马彪注,稀苓《韩昌黎集》,地乌桃《本草图经》,野猪食《东北药用植物志》,猪屎苓《四川中药志》,猪茯苓《中国药用真菌图鉴》。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umbellatus(Pers.)Fries的干燥菌核。
猪苓具喜冷凉、阴郁、湿润,怕干旱的特性。猪苓为多年生真菌,一般经过2个生长季节即可采挖。猪苓多生长在海拔-米,坡度20-50°的向阳山地、林下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植被多为阔叶次生林,常见树种为柞、槭、橡、榆、杨、柳、竹等。
药材基本为野生,主产陕西凤县、沔县、石泉、镇安、商县,云南维西、中甸、丽江、大理、风庆,河南洛阳、蒿县、卢氏,山西霍汾、沁县、亍武,河北兴隆、丰宁、青龙等地,以陕西、云南产量大,陕西产者质量最佳,销全国且出口。此外,四川、甘肃、青海、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湖北等地也产。已有人工栽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除去杂质,浸泡,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条形、类圆形或扁块状,有的有分枝,长5~25cm,直径2~6cm。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皱缩或有瘤状突起。体轻,质硬,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状。气微,味淡。
混等,干货,以表面乌黑,块大体实者为佳。
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水分:不得过14.0%(通则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2.0%(通则)。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5.0%(通则)。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麦角甾醇(C28H44O)不得少于0.%。
??免费领共10版书籍!??全套《中医药学高级丛书》(共20本)免费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免费领!??免费领彩色书籍!▼更多精彩推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