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能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叫利水渗湿药。
利水消肿药用有形的水分在体内潴留,形成水肿,宜用利水渗湿药消除水肿。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
利水渗湿药忌用于阴亏阳少的病证,对脾虚水肿应以健脾为主,不宜强调利水。
利水渗湿药根据其药性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利水消肿药、利水通淋药和利湿退黄药3类。
①利水消肿药:主要用于脾不健运、水湿停留,肾及膀胱气化不行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痰饮眩悸,以及水走大肠引起的水湿泄泻等证。
②利水通淋药:主要用于热淋石淋、小便涩痛等证。
③利湿退黄药:主要用于湿热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赤白带下、湿热泻痢,湿温暑温等证。
利水渗湿药
茯苓
来 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 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心悸失眠。主治病证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猪苓
来 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性味归经味甘、淡,平。归心、脾、胃、肺、肾经。
功 效利水渗湿。主治病证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使用注意无水湿者忌服。薏苡仁
来 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
功 效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主治病证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使用注意孕妇慎用。泽泻
来 源为唇形科草本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地上部份。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入肾、膀胱经。
功 效利水渗湿、泄热。主治病证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使用注意肾虚精滑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