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天继续跟着张扣启先生学习外感病的治疗——小柴胡汤的运用。
病例一杨某,女,49岁。初诊:年1月24日。
半月前在太原患“流感”,发热不退。在某中医诊所就诊,一位八十多岁的女中医开中药三剂,服一剂后热不减,呕吐不止,又加咳嗽,停药。
医院呼吸科就诊,化验,胸片均无异常。接诊的副主任医师说治疗流感,呼吸科多用清热解*药,现在病人呕吐不止,服后会加重,无法开中药。开了复方甘草片止咳,让病人回去调养。
服后咳嗽不止,呕吐更重,不能进食。半月体重减约三公斤。无奈返回县城老家。
就诊时见:呕吐不止,自觉时寒时热,体温正常,食欲差,精神憔悴,咳嗽,咽干,咯少量白痰,痰不易咯出。痰中带血丝,舌红苔白而燥,脉细。
予小柴胡汤合贝母瓜蒌散:柴胡15克,半夏10克,人参10克,*芩10克,浙贝10克,瓜蒌15克,花粉15克,桔梗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3剂
二诊:年元月27日。
寒热及呕吐均止,微咳,精神转好,已能正常进食,开成药川贝雪梨膏善后。
讨论
《伤寒论》第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该患者呕吐不止,自觉时寒时热,是典型的小柴胡汤证。外邪不解,化燥伤肺,肺燥则咳痰不利,燥伤阴分,则痰中带血,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合贝母瓜蒌散润肺止咳,方证相应,呕止咳停。
病例二
杨某,女22岁。初诊:年4月2日。
发热三天,经输液治疗不减。
就诊时见:发热,体温39℃,微恶寒,咽痛,牙龈疼痛,口唇起疱疹,上腹不适,食欲差,大便正常,舌淡苔白,脉浮数。查:咽部充血,扁桃体略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血RT(-)。
三阳合病,治从少阳,小柴胡加石膏汤合升降散:
柴胡30克,*芩15克,半夏10克,人参10克,甘草10克,石膏60克,桔梗10克,大*10克,姜*10克,蝉衣6克,僵蚕10克,连翘15克,板蓝根30克。3剂
二诊:年4月5日
热退,仍咽痛,牙痛,口唇疱疹糜烂,渗出,结痂。舌淡苔白,脉数。表和而里未解,热*炽盛,用清瘟败*饮泻阳明独胜之热。
生石膏60克,知母15克,生甘草10克,*连6克,*芩10克,栀子10克,生地30克,丹皮15克,赤芍10克,连翘15克,银花30克,*柏10克,蒲公英30克,竹叶10克。三剂,愈。
讨论
该病例就诊时虽有恶寒,但不重,表证轻而里热重。
三阳合病,尤以阳明热盛体征突出,故合用了升降散。升降散可以升清降浊,散风清热解*,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
发热,上腹不适,食欲差,颌下淋巴结肿大,是使用小柴胡汤的主要依据,重用石膏,意在清阳明气分之热。
二诊时已不恶寒而热退,咽痛,牙痛,口唇疱疹糜烂、渗出,表解而里热炽盛,故选用清温败*饮,苦寒直折,泻火解*,药专力宏,见效迅速。
病例三贾某,女,65岁。初诊:年6月10日。
近五日心悸,易惊,坐卧不宁,心率在75次/分左右。伴眠差,乏力,身痛,舌红苔薄*,脉弦而细。素患病窦,平时心律在45次/分左右。已在心内、神内就诊,但治疗无效。查:体温38.6℃。
予小柴胡汤:柴胡30克,半夏10克,人参10克,*芩15克,炙甘草6克,丹参3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3剂
服完上药,诸症若失,愈。
讨论
该患者以“心悸”就诊,并无典型的柴胡证,但患者素患病窦,心律经常在45次/分左右。突然心率加快,为什么?引起心律加快的最常见原因是发热。
在心内、神内就诊时,因无典型的呼吸道感染症状而忽略了体温因素,故治疗失败。
患者体质虚弱,虽有外感引动宿疾,但临床表现并不明显,极具迷惑性。
以体温高为线索,考虑是一个正气不足,邪气也不胜的小柴胡汤证,是典型的病机辨证,用小柴胡汤而迅速治愈。
提示我们临证时要勤动手、善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病例四*x,男,23岁。初诊:年6月24日。
三日前开始发热,伴轻微咽痛,扁桃体肿大,有脓点,呼吸科予大剂青霉素静滴,治疗三天后,咽痛减,但发热不退。
就诊时见:发热,体温39.6度,不恶寒,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小便时灼热感,舌红苔白腻,脉弦数。
予小柴胡汤加味:柴胡30克,半夏10克,人参10克,*芩20克,甘草6克,石膏60克,瞿麦10克,萹蓄10克,白茅根30克,公英30克,板蓝根30克,滑石30克,车前子15克。3剂
当天服一剂,热退。三剂诸症悉愈。
讨论
病人就诊时,主证是发热,小便时烧灼感,使用小柴胡汤的依据并不充足。肖老师喜用该方治疗慢性肾衰及泌尿系感染引起的发热。
受此启发,考虑发热与泌尿系感染相关,故选用了小柴胡汤,加石膏清气分之热,公英、板蓝根解*利咽,瞿麦、萹蓄、白茅根、滑石、车前子利尿通淋。
此即仲景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之意。
病例五张ⅹ,女,13岁。初诊:年4月24日。
发热三天,自服金银花颗粒及安乃近片,有汗出但热不退。
就诊时见:自觉时寒时热,体温39.2℃,身疼,小汗出,口苦,头晕,微咳,无痰,咽痛,舌红苔白腻,脉浮数。
予小柴胡汤加味:柴胡30克,半夏10克,人参10克,*芩15克,生石膏30克,僵蚕10克,葛根30克,炙甘草6克,杏仁10克,芦根15克,生姜15克,大枣4枚。3剂,水煎分温二服。
中午十二时服一次,下午四点体温38度。再服一次。晚十一点,仍有小热,再服。25日晨反馈,体温正常,已正常上学。
讨论
患者自述初起时有典型的恶寒发热,但治不得法,不能及时表散。就诊时已发热三天。
身疼是表邪未尽。寒热往来,口苦,头晕为少阳证。咽痛,汗出是阳明里热。
三阳合病,治从少阳,故用小柴胡汤为主,和解少阳。加葛根解太阳之表,加石膏清阳明里热,僵蚕解*利咽。微咳,加杏仁宣肺止咳。苔腻是挟湿,少加芦根清化湿热。发热较高,症状较重,故一日三服。表解里清,热退而安。
病例六李x,女,30岁。初诊:年12月20日。
患者昨晚开始发热,体温38.9度,时冷时热。
今晨就诊时见:发热,体温37.8度,不恶寒,无汗,胃中不适,时时欲呕,全身乏力,咽痛,舌红苔少,脉细数。查:扁桃体不大,略充血。
予小柴胡汤加味:柴胡30克,*芩15克,半夏10克,*参15克,炙甘草6克,桔梗10克,连翘15克,板蓝根30克,石膏3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2剂。
上药服一剂,热退呕止。再服第二剂,咽痛也愈。
讨论
《伤寒论》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本例往来寒热,时时欲呕,舌红脉细数,柴胡汤证俱。咽痛为阳明有热,为少阳阳明合病,加石膏清阳明之热,加桔梗,连翘,板蓝根解*利咽。治法类大柴胡汤。
病例七李X,女,5岁。初诊:年6月13日。
6月7日开始发烧,伴呕吐,腹泻,服西药治疗后,热退,腹泻止,但呕吐不愈,反复治疗,无效。迁延至今。
就诊时见:干呕,进食及饮水更重,食欲不振,精神差,舌红苔少。
予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0克,半夏6克,太子参10克,*芩6克,炙甘草3克,陈皮6克,生姜2片,大枣2枚。
当晚服一剂,呕止,愈。
讨论
《伤寒论》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外感病中,表邪不解,入于少阳,胆热犯胃,常见呕吐,故呕是少阳病的主证之一。
伴或不伴发热,都可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降逆止呕。本例加陈皮,意在增强原方和胃止呕之力。
病例八李x,男,28岁。初诊:年5月16日。
一月前感冒,自服药后流涕喷嚏止,但咳嗽迁延不愈。中西治疗不效,迁延至今。
就诊时见:咳嗽,咽干咽痒,痰不多,色白,不易咳出,舌淡苔白,脉弦细。
予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5克,半夏10克,人参10克,*芩10克,甘草6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前胡10克,浙贝15克,瓜蒌15克,生姜15克,大枣4枚。三剂,愈。
讨论
肖老师喜用小柴胡汤治外感后久咳不已。
痰稀白,遵原方加干姜、细辛、五味子之类。
本例咽干,痰少,不易咯出,为燥热津伤,故加桔梗、杏仁、前胡宣肺,浙贝、瓜蒌润燥化痰。
病例九刘X,女,11岁。初诊:年10月23日。
发热2天,体温39度,恶寒,微汗,咽痛,干呕,舌红苔腻略*,脉数。
予小柴胡加石膏汤加味:柴胡30克,半夏10克,太子参15克,*芩15克,石膏50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葛根30克,连翅15克,板蓝根3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3剂。一剂即汗出热退。
讨论
恶寒,微汗是有表证,发热,干呕,舌红是邪在少阳,咽痛是阳明有热。
三阳合病,治从少阳,仿柴葛解肌法,用小柴胡汤清泻少阳,加石膏、连翘、板蓝根清阳明之热,加葛根解太阳之表而不辛燥助热,用柴葛解肌法而不泥其方,方证相应,汗出热退。
想知道自己为什么治不好感冒吗?
想像张扣启先生一样轻松搞定各类外感病吗?
点击小程序,
购买《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重构》
获得张扣启先生临床同款法宝!
注:本文原创和首发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ianxua.com/pxxw/11632.html